應該怎樣應對後事?漢文帝的諭旨給我以啟發

多年前有個同學因突發心梗離開了人世,之後有兩次經過他曾工作的地方,我便萌生要提前安排一下自己後事的念頭。

有了這個想法後也跟朋友聊到過,他們對我的想法均表示不認同。原因是我想在死亡後捐獻遺體,但他們認為這件事還是要與家人溝通後再做決定。

經過數年的掌握,也翻閱了有關的一些書本和資料,讓我對身亡慢慢擁有自己的認知。其實也是提早為自己備備課,只因無常總是不期而至,多了解一些不至於屆時人們都慌作一團,手足無措。

演員張譯曾說他最初安葬一些從大街上撿回的小動物時是有些害怕的,說自己在剛開始時內心是拒絕的,但後來慢慢地就把這事當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感悟生命後的提升,更是一種生活體驗。

我猜想漢文帝在寫出遺詔前針對身亡及後事肯定也是做過非常多的課程才能說,‘天下萬物出世萌長,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道理,是萬物的自然天性,怎能過分悲傷呢?’

他還說,‘現在這個全球,人們都贊揚生且不喜愛死,因此優厚地安葬逝者,而使得家業破舊,穿重喪的孝服以致於損害人,他非常不贊同。他想到自己去世後還要讓臣下百姓穿重服長期哭喪,承受寒天炎熱不同節令的尷尬。使百姓父子悲傷,長輩老人願望被害,飲食損傷...進而增強自己的不德,不免喟歎這怎么無愧於天下呢!’

正是文帝明白了生死皆為不由自己控制,糾結又有什么用呢?還不如讓世人在自身離世後仍能獲得他的恩澤來的關鍵。因此他在遺詔裏將自己的觀點一一作了表明囑咐。

對於自己在世時的功績,他是這樣說的,‘朕能獲得維護宗廟的權力,以渺小之身,而即君王之職,如今已經有二十幾年了。靠上天的神明,社稷的福佑,四方平靜,少有戰爭。朕的確不聰明,經常害怕自己錯誤的行為,給先帝的美德帶來羞辱,俱怕年久日長,自己可能會因失德而不得善終。如今碰巧能終天年,得到供養祭拜於高祖的廟裏追隨先帝,有什么可悲傷哀悼的呢!’

在看完這句話後,我感慨竟然有和我一樣想在死亡後將身後事處理自己完全分析一次,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渡過了如何一生的人。我打心底裏欽佩他。

人都想讓他人念著自己的好,難的是生前無法達到這一目標,可漢文帝做到了。

他頒令天下官員百姓:從指令抵達一日算起,出臨我殯葬三天,然後免除喪服;不可嚴禁百姓婚娶、祭拜、喝酒、吃肉等;應當參加喪事穿孝服的親戚也不要光著腳;喪服的絰帶不超過三寸;不要在兵車和武器上用喪服鋪布;不要發動百姓到宮中哀哭;應當到宮中哀哭的,在早、晚時各哭十五聲施禮結束就可以;不用在早晚時候吊喪,嚴禁私自抽泣等等。

能這么細致地把喪禮的小細節都想起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聽聞。漢文帝還把宮中的妻子(他的妻室)們放回家讓她們能安享此生。

大約漢文帝算的上是一位男神吧,這么貼心地分配好一切才坦然地面對人生大事,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好好思考一下了。


網站熱門問題

為什麼我們在葬禮後洗手?

起源於後塔木德時代早期的一種迷信,在墓地後洗手的儀式是為了驅散可能附著在那裡的邪惡惡魔.

如果不進行防腐處理,屍體會爆炸嗎?

屍體在棺材裏爆炸了嗎? 未經防腐或防腐不力的屍體在棺材中爆炸. 無處可去,身體可能會因分解的氣體和液體而膨脹. 最終,壓力將不得不釋放.

死後的另一個詞是什麼意思?

添加到清單共亯. 屍檢的定義. 對屍體進行檢查和解剖,以確定死亡原因或疾病引起的變化. 同義詞:PM,屍檢,屍檢,驗屍,屍檢.